教學研究
(一). 教學目標及核心能力
本所臨床醫學組學生應具備之核心能力包括以下六項:
a. 健全臨床醫學知識及醫學研究整合 (To integrate the clinical medical knowledge and medical research)
b. 充實生物醫學理論及研究能力 (To enrich the biomedical theories and investigation potential)
c. 訓練獨立研究能力及研發之創造 (To train the independency of research capability and developmental creativity)
d. 培養溝通協調及團隊合作之能力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al coordination and team cooperation)
e. 開拓國際視野及具備國際競爭力 (To explore the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grow to be competitive)
f. 具備醫學研究倫理 (To acquire the medical and research ethics)
本所教師所開設的課程均依據此六項學生應具備之核心能力為目標進行課程內容的設計與教學,並在課程網路公開課程資料及課程開始時於課堂告知學生,讓學生不僅清楚課程的內容,也了解學習各個課程後應具備的核心能力。
(二). 教學方式
本所教師課程教學方式採多元化靈活方式,除了教科書與參考書的指定選讀外,大多數教師均有能力自編講義,除了整理教科書與參考書的重點內容外,更納入相關學術新知及教師本身相關的研究專長,引領學生由基礎學理的建立到有能力探索醫學新知。本所教師授課方式由教師自行規劃,專題討論課程由學生上台報告時,學生也都以簡報軟體編寫報告,進行臨床醫學專題討論。 任課教師會提供課後作業,讓學生查閱文獻研讀論文,提交報告。修習實驗課程則隨授課教授,至實驗室實作及觀摩。 課程上課前,會提供講義給學生,利於預習。本校提供講義上網,學生可上網下載。本所著重學生研究知識與技能之養成,透過研究生每學期必需修習之專題討論課程,進行研究進度報告,訓練思考整合及表達能力,整體表現當做成績考核依據。每位老師之專長與其教授課程相吻合, 因此能將自身經驗傳授予學生, 本所每位老師專長及教授課程如下表
教師 | 實驗室名稱 | 分機 | 專長 | 教授科目 |
黃祥富 教授 (所長) | 分子流行病學 實驗室 | 5125 | 腫瘤及癌症學、頭頸部腫瘤的腫瘤外科、口腔癌的分子致癌作用 | 專題討論 |
蘇中慧 教授 | 分子藥理研究室 | 3482 (office) 3488 (lab) | Pathogen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ntrol in cell cycle regular mechanism of cell apoptosis | 現代生命科學研究法及實驗 , 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中藥藥理學實驗 、實驗藥理暨生化藥理學概論、儀器分析及實驗 |
康宏佑 教授 | 生殖醫學實驗室 | 407-8898 | 性荷爾蒙對婦幼疾病及保健 | 現代生命科學研究法及實驗 , 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儀器分析及實驗 |
張沛鈞 教授 | 分子病毒實驗室 | 405-2095 | KSHV & EBV lytic reactivation; Norovirus genome translation and replication | 專題討論、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現代生命科學研究法及實驗、生物醫學實驗技術、論文撰寫 |
蕭長春 教授 | 震波醫學與組織工程實驗室 |
407-8856
|
組織工程/再生醫學, 生醫工程 , 生醫材料, 臨床蛋白質體醫學 | 生物醫學材料概論及實驗、組織工程學概論及實驗、臨床蛋白質體學概論及實驗、儀器分析法及實驗、現代生命科學研究法及實驗、專題討論、生化工程、生醫工程、基礎基因體醫學 |
中野敏明 教授 |
生物醫學轉譯研究所 肝臟移植中心 |
407-8148 | 移植免疫學 , 蛋白質化學 , 細胞生物學 | 細胞生物學、生物醫學實驗技術、分子生物、專題討論、儀器分析、現代生物技術、高等免疫學特論 |
張國志 副教授 | 心血管藥理電生理實驗室 | 3481 (office) 3497 (lab) | 藥理學、基礎醫學、心臟血管藥理學電、生理學研究、離子管道功能研究、心臟疾病之病理機制研究 | 儀器分析法及實驗、專題討論、現代生命科學研究法及實驗、藥物治療學專論、實驗藥理暨生化藥理學概論、循環系統特論、藥理學特論 |
洪千惠 副教授 | 分子病毒及感染疾病實驗室 | 405-2098 | 微生物及免疫學、病毒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 | 細胞生物學、生物醫學實驗技術、分子生物、專題討論、儀器分析、現代生物技術、基礎體學、資料運算及其應用、基因調控 |
顧正崙 特聘教授 | 人類免疫與感染醫學實驗室 | 3483 (office) 3496 (lab) | 免疫學、自體免疫、遺傳免疫缺失、感染症 | 細胞生物學、生物醫學實驗技術、分子生物、專題討論、儀器分析、現代生物技術、高等免疫學特論 |
蔡七女 副教授 | 腫瘤生物學 實驗室 | 3480 (office) 3487 (lab) | 病毒學、基因體學、表觀遺傳、基因調控、致癌機轉研究 | 細胞生物學、生物醫學實驗技術、分子生物、專題討論、儀器分析、現代生物技術、醫學遺傳、基礎體學、資料運算及其應用 |
楊敏瑜 副教授 | 日夜節律分子醫學實驗室 | 407-8865 | 生物技術、子生物學 、基礎醫學 | 細胞生物學、生物醫學實驗技術、分子生物、專題討論、免疫學、現代生物技術、腫瘤生物學 |
石宗憲 副教授 | 癌症生物學及骨質疏鬆研究室 | 405-2100 | 血管新生、間質幹細胞、癌症、骨質疏鬆、呼吸器肺損傷等之機制探討及治療研究 | 血管新生特論、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基因調控特論、現代生命科學研究法及實驗、生物醫學實驗技術 |
(三). 教學資源及儀器
為了加強臨床醫師實做實驗的能力, 在課程設計中加入了三門實驗相關課程: 分別是為碩士班之生物醫學技術, 博士班之現代生物實驗技術, 儀器分析分法. 實驗在本所學生實驗室進行, 因此在本所學生實驗室中許多一般儀器及貴重儀器運用於學生課程實驗中, 如:AutoMACs Pro separator, LED大型二氧化碳培養箱, ImageXpress micro XLS, NO Analyzer (NOA 280i), Zeiss 倒立螢光顯微鏡, 動物電腦斷層掃描儀(Micro-CT), 骨骼壓力測試儀(MTS), 桌上型超高速離心機 (Beckman Optima Max), BD FACSVerse™ flow cytometer, AKTA pure 蛋白純化系統, 離體組織動作電位及收縮張力測量裝置, 離體心臟傳導系統電位圖測量裝置, 離體心臟左心室壓力容積及單相動作電位測量裝置, patch clamp, 麻醉動物血行動力學與心臟功能運作記錄系統.